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乞修祥曦殿记注疏乾道二年十一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三、《宋史全文》卷二四下、《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一(第三册第二三八二页)、《宋史》卷三七三
臣幸得以文字薄伎待罪属车间,每侍清閒之宴,获闻玉音,凡所擿谕,莫非中的,徽言善道,可为世法。
退而执笔,欲行编次,而考诸起居注,皆据诸处关报,始加修纂,虽有日历、时政记,亦莫得书,故使洋洋圣谟,无所传信。
伏睹今月五日给事中王曮进讲《春秋》人伐杞,言周室中微,诸侯以强凌弱,擅相攻讨,殊失先王征伐之意,上曰:「春秋无义战」。
周执羔进读《三朝宝训》,论文章之弊,上又曰:「文章以理为主」。
陈岩叟等奏刑部事,上曰:「宽则容奸,急则人无所措手足」。
此数端,皆承学之臣日夜探讨,累数百语所不能尽,而陛下蔽以一言,至明至当。
然记言动之臣弗能宣究,恐非所以命侍立本意。
望令讲读官,自今各以日得圣语关送修注官,仍乞因今所御殿,名曰《祥曦记注》。
庶几百世之下,咸仰圣学,以迹聪明文思之懿。
琅琊忠懿王德政碑 五代 · 于兢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粤自范金合土之制。
云师火纪之名。
禹别九州。
尧咨四岳。
莫不简求良辅。
宏济兆人。
彰克勤克俭之能。
垂可久可大之业。
嗣太叔宽猛之政。
仲尼富庶之言。
既茂勋劳。
宜标篆刻。
公名审知。
姓王氏
琅琊人也。
其胙土命氏。
疏源演派。
代济其美。
史不绝书。
后以太祖就禄光州
因家于是郡焉。
曾祖友。
光禄卿
王父蕴玉。
秘书少监
父恁。
光州刺史
继赠太尉
公即太尉之季子也。
初公兄潮。
志尚谦恭。
誉蔼乡曲。
善于和众
士多归之。
福建节度使陈岩
既向其名。
又以所属泉州
乃遣礼而请之。
及到任。
颇著家声。
后岩在军病甚。
不能视事。
军士等惧无统驭。
皆愿有所依从。
泉牧遂以郡委于仲弟审邽
而与公偕赴。
至则积恶者屏去。
为善者获安。
因诏授节度使
累加检校右仆射
于是刬其讹弊。
其章条。
三军无哗。
万姓有奉。
乾宁三年
仆射遘疾。
且付公以戎旅。
仍具表奏。
寻加刑部尚书威武军留后。
俄授金紫光禄大夫右仆射本军节度使
公器局端雅。
识理融明。
禀崧峤之真精。
得圯桥之妙略。
及膺帝命。
宠陟齐坛。
细柳连营。
旌旗动色。
蒲卢莅政。
草树逢
一年而足食足兵。
再岁而知礼知义。
方隅之内。
仰止攸同。
曩以运属艰虞。
人罹昏垫。
农夫释耒。
工女下机。
公既统藩垣
励精为理。
强者抑而弱者扶。
老者安而少者怀。
使之以时。
齐之以礼。
故得污莱尽辟。
鸡犬相闻。
时和年丰。
家给人足。
版图既倍。
井赋孔殷。
处以由庚。
取之盍彻。
夫述职之道。
底贡为先。
九邱爰序于厥包。
五霸是徵于缩酒。
虽甸服之近。
江汉之中。
或遇阻艰。
亦绝输赋。
惟公益坚尊奖。
慎守规程。
松柏后凋。
风云如晦。
地征旁午。
天库充盈。
共仰勤劬。
咸知匡戴。
尝以学校之设。
是为教化之原。
乃令诱掖童蒙。
兴行敬让
幼已佩于师训。
长皆置于国庠
俊造相望。
廉秀特盛。
闽川以南。
地虽设险。
人尚争雄。
或因饥馑荐臻。
或以刻剥为苦。
萑苻易聚。
巢穴难探。
公感之以恩。
绥之以德。
且曰吏实为虐。
尔复何辜。
示以宽仁。
俾之柔服
遂使数十年之氛祲。
遽致廓清。
一千里之封疆。
旋观昭泰。
张纲以单车入垒。
虞诩用绛缕擒奸。
以古况今。
彼犹怀愧。
爰自天宝艰难之后。
经费日繁。
聚敛之臣。
名额兹广。
即山鸠利。
任土庀材。
峻设防堤。
颇闻赒赡。
洎经烽燧。
仍患崎岖。
三司之职务空存。
四海之轮蹄鲜至。
公桉其程课。
命以权衡。
尽叶旧规。
犹彰宏业。
而又奉大雄之教。
崇上善之因。
象法重兴。
导师如在。
虹梁雕栱。
重新忉利之宫。
钿轴牙签。
更演毗尼之象。
而又盛兴宝塔。
争舍净财。
日丽飞甍。
霞攒彩槛。
颜艳(疑)回向。
远迩归依。
用俾偫缘。
皆同妙果。
佛齐诸国。
虽同照临。
靡袭冠裳。
舟车罕通。
琛赆罔至。
亦踰沧海。
来集鸿胪
此乃公示以中孚。
致其内附。
宛土龙媒。
宁独称于往史。
条支雀卵。
谅可继以前闻。
自燎炽西秦
烟飞东观。
鲁壁之遗编莫采。
周陵之坠简宁存。
亟命访寻。
精于缮写。
远贡刘歆之阁。
不假陈农之求。
次第签题。
森罗卷轴。
夫四邻共守。
盖当偃革之期。
七德方修。
必假禦冲之备。
是以恢张制度。
固护基局。
程功而莫匪子来。
作事而适当农隙。
立崇墉之百雉。
表巨屏于一方。
岩邑汤池
曾何足数。
折筋萦带。
固不可凭。
未若暂劳。
致兹永逸。
兵戈荐起。
帑庾多虚。
凡列土疆。
悉重征税。
商旅以之而壅滞。
工贾以之而殚贫。
公则尽去烦苛。
纵其交易。
关讥𢌅市。
匪绝往来。
衡麓舟鲛。
皆除守禦
故得填郊溢郭。
击毂摩肩。
竟敦廉让之风。
骤睹乐康之俗。
闽越之境。
江海通津。
帆樯荡漾以随波。
篙楫崩腾而激水。
途经巨浸。
山号黄崎。
怪石惊涛。
覆舟害物。
公乃具馨香黍稷。
荐祀神祇。
有感必通。
其应如响。
祭罢一夕。
雷震暴雨。
若有冥助。
达旦则移其坚险。
别注平流。
虽画鹢争驰。
而长鲸弭浪。
远近闻而异之。
优诏奖饰。
乃以公之德化所及。
赐名其水为甘棠港。
神曰显灵侯
与夫召神人以鞭石。
力士以凿山。
不同年而语矣。
于戏。
辨真金于大冶
认劲草于疾风。
不有良臣。
谁康泽国。
寻就加平章事
检校右仆射如故。
腰悬相印。
手握兵符。
益壮军声。
弥新殊渥。
又改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
然而物议舆词。
功厚赏薄。
以为爵禄。
未称畴庸。
于是异姓分封。
仍加井邑。
检校太保琅琊王
食邑四千户。
食实封一百户。
公之仲兄审邽
自守泉郡。
一纪于兹。
黠马皆调。
疲人尽泰。
公性惟雍睦。
气禀中和。
韵契埙篪。
政侔鲁卫。
可谓高明辉映。
超绝一时者也。
公以天下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梁王勋格穹昊。
德服华夷。
奉大国之欢盟。
为列藩之表率。
节度都押衙程赟及军州将吏耆老等。
久怀化育。
愿纪功庸。
列状上闻。
请议刊勒。
元帅梁王以公如河誓著。
匪石情坚。
累贡表章。
显陈保證。
朝廷冀宏诱劝。
特示褒扬。
将建龟趺。
合徵鸿藻。
兢谬居清列。
曾乏雄文。
顷岁尝咏皇华。
往宣宸旨。
已于视听。
亲饫徽猷。
今之执简濡毫。
得以研精覃思。
备陈懿绩。
实无愧词。
乃作铭曰。
日月丽天。
舟楫济川
内外克乂。
股肱惟贤。
淮水长清
岭方宁。
庆随祚远。
材为时生。
伯氏雄特。
泉人仰德。
求瘼斯勤
颁条有则。
冠车被疾。
付以师律。
政教翕张。
士庶宁谧。
懿彼闽越。
帅实英杰。
地列周封。
心驰魏阙。
圣泽汪洋。
元戎启行。
有典有则。
为龙为光。
高悬秦镜。
理道自静。
比屋怀仁
连营禀令。
航海梯山。
贡奉循环。
务其输季。
毌惮险艰。
周征之术。
公田什一。
约以有程。
守而勿失。
轻徭薄赋。
讴歌载路。
高掩龚黄。
遐追召杜。
乡校皆游。
童蒙来求。
雅道靡靡。
儒风优优。
惟虺吹毒。
久依山谷。
罔恣陆梁。
竟忻柔服。
法宫梵宇。
胜因所主。
崇构斯精。
福庆攸聚。
佛齐诸国。
绥之以德。
架浪自东。
骤山拱北
坠简遗编。
缮写精研。
麟台矗尔。
虎观森然。
畚锸其勤。
雉堞连云。
永制尔敌。
用壮我军。
关讥不税。
水陆无滞。
遐迩怀来。
商旅相继。
黄崎之劳。
神改惊涛。
役灵祇力。
保千万艘。
刘骥荀龙。
埙篪雍雍。
维邦维翰。
以侯以公。
元帅梁王
虎步龙骧。
挺彼七德。
削平四方。
公能事大。
推心斯在。
风雨无渝。
岁寒不改。
殊勋茂绩。
尽瘁宣力。
国之丹青。
邦之柱石。
位冠台鼎。
任隆兵柄。
重以徽章。
宠分异姓。
优诏铭功。
万古英风。
贞珉是勒。
垂之无穷。
东湖四咏 其二 南宋 · 陈宓
 押词韵第十八部
胡公是吾友,千载不改节。
长作松筠青,烟云任明灭。
岧峣占南面,硉(原误作笑)兀压城阙。
西来群岫驰,尊敬不敢越。
馀势抵东海平夷复奇崛。
陈岩亦加礼,北坐拱相谒。
我楼于其中,往往愧时列。
汲汲企前脩,庶几不见绝。
福州(《五代史》:“王潮泉州观察使陈岩表为刺史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遣弟审知攻,杀之,唐即以观察使卒,审知代立,吴越备史载福州先有僧为记云云,其验也。”) 唐 · 不详
潮水来,岩头没。
潮水去,矢口出。
王霸仙坛砖刻黄滔撰《王审知福州造像碑》云:“梁时,王霸于怡山上升,山在府城之西五里,光启丁未岁,衢之烂柯山道士徐景立,于仙坛东北隅取土,掘得瓷缶七口,各可容一升水,其中悉有炭,上总盖一青砖,刻文字云云。其坛东南有皂荚树,古云:真君于此树上上升,其后枯矣。至咸通庚寅岁复荣茂,为我公开闽之祥也。”) 唐 · 不详
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
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
岩逢二乍间,未免有消亡。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五代史补》云:“潮荡祸殃,谓王潮除祸患开基也,岩逢二乍间,谓连帅陈岩死,取闽也,代代,明封崇不过与审知两世也。”)
太学创置石经赋 唐 · 王履贞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我国家学校崇崇。创石经于其中。
用启千年之圣。将遗万古之风。
元化式敷。厥德既彰于有截。
声诗再阐。斯文庶表于无穷。
既而招学苑之徒。命他山之役。
陈满笥之文雅。结峻天之远碧。
且曰道自人宏。教由时易。
若不考深旨。勒贞石。
布落落于广庭。陈岩岩于千尺。
则何以表吾道之不骞。见伊唐之有赫者哉。
由是雕搜之功备矣。文质之义昭然。
凿寒光而崭崭迭映。骈古色而字字相宣。
俨彼贞规。韫玉之姿益壮。
穷诸墨妙。崩云之势弥坚。
事既叶于造微。理乃符于摭实。
削成岂劳于执。壁立更逾于散帙。
旁分鸟迹。且非精卫之衔来。
远映天光。有若娲皇之补出。
可谓洙泗之风不坠。而教化之道益敦。
钻仰苟同于深奥。咫尺可见于微言。
五色参差。夫子之文章尽在。
丹楹俯瞰。圣人之阃阈斯存。
岂非吾君秉兹一德。修文临极。
坚贞为庶士之规。考礼作百王之式。
既而辩舛错而定鲁鱼。然后二三子是效是则。
方履道陈岩紫云若是日方用晦释清源诸人有事不赴并怀之 明 · 陈观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五
佳侣往何所?远渡溪之浒。
齐攀仙岩云,共宿琼楼雨。
素琴奏《梅花》,清歌发《白苧》。
独怀山下人,无由共芳醑。
附闽五主殷一主王潮福建观察使唐昭宗癸丑也;复为节度使,在任五年。弟审知,继为节度后梁丁卯封闽王,在任九年;封王十九年,号昭武王子延翰嗣,一年。弟延钧弑之代立,己丑称帝,国号闽,更名鏻,在位九年,号惠宗。子继鹏弑之,更名昶,立四年,号康宗叔延曦弑之,立五年,号景宗朱文进弑之,闽亡。弟延政,癸卯称帝建州,国号殷,立三年,降于南唐后晋天福十一年乙巳也。丁未南唐封为鄱阳王,镇饶州。闽、殷合六主,自入福,五十三年;自审知封王,实三十九年。朱文进甲辰景宗,知闽国事。是年,林仁翰诛之。李仁达乙巳立僧卓岩明于福,三日即杀之,自称留后。丙午,南唐伐之,乞师吴越丁未,谋杀吴越,戍将觉而夷其族)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支韵
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余窃感于王氏之兴亡,而知礼之不可一日废也。王潮肇迹绿林,窃礼让一二事,卒以窃国。故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焉,存之以礼尔。当黄巢扰乱光州刺史王绪举二州兵转掠江闽。因众怒幽绪,始约其属秋毫无犯,而牛酒遮道,竟得泉州矣。既入三山,礼葬陈岩,而群盗悉平,遂为节度矣。建学四门,招徕百贾至,开黄崎港,号甘棠,而士民悦服,海澨蒸蒸矣。舍子立弟,次兄让功,《传》:审知让次兄审邽,邽不受。而泰伯仲雍,蛮夷复见矣。使王氏子弟克遵遗轨,葛藟之庇,宁可量哉!迨审知王闽,承制封拜,吾未见潮之四子或沾一命也。从子延彬刺泉,卒废,猜贰之端见矣。延翰既立,骄淫残暴,上僭天子,下蔑昆弟。老兄既至,紫宸横尸。操室戈者虽延禀,攘兄臂者延钧也。弟弑其兄,自钧始矣。钧惑巫道,受命宝皇。白梃发于李仿,逆谋本于维鹏。子弑其父,昶尤甚矣。昶知其父误倚文杰,敛怨上下,而崇信林兴,酷戕叔弟,则昏暴相若。知其父虚饰仙宫,毕命龙帐,而加铸金像,妄冀神丹,则狂迷相若。且祖婢父婢,相继为后,则淫贱相若。陀醉缢,并及诸子;与夫帐下宛转,绝于宫人者,其酷祸又岂不相若乎?叔父新君,初出瓦砾。兄弟积猜,建州始盛。民尽于兵,地尽于赋。三山人宝,陈匡范也;富沙剥皮,杨思恭也。沉阏之戈,兄弟也;鲁卫之政,亦兄弟耳。李尚竞宠,朱连疾视。臣弑其君,曦卒遘矣。国宝方至于殷,唐锋已入于建。羽林将军,闽之王欤,殷之帝欤?王氏诸嗣,一变而篡,同归于乱,悲夫,悲夫!今而后,闻此礼之上也。潮之先,岂真能以礼让为国者?人非知书,事偶合礼。其家安之,其众悦之。有民,此有土矣。审知诸子,弑兄弑父,以开弑君之门,固无问于父慈子孝、兄爱弟、君令臣共也。而崔氏杀人,后宫无子。金凤宣淫,春燕继丑。李氏图逆,卒烬王宗。所谓夫和妻柔,姑慈妇听,有一于此乎?今而后,知礼之善物也。先王所禀于天地,以为其民也,为其国也,为其家也,为其身也。其反是者,离民丧国、破家亡身之恶德也。
审知留后繇潮始,潮虽盗贼使民宜。
四门学建来千士,百货泉通集众离。
仁义侯存国可窃,友于弟及政堪为。
威军节度威武,白马三郎果白眉(潮为威武军节度,审知号白马三郎。)
从兹以下休更仆,景升豚犬并堪悲。
紫宸白梃仍交续,老兄虽逝子阴施。
九龙帐里栖金凤,一叶沟前放国师
宝皇晶殿方增美,春燕梧村忽共隳。
瓦砾人来重肆虐,建州兵盛反相夷。
三山独畏陈人宝,建水愁闻杨剥皮
沉阏干戈谁实解,蜗蛮触斗总俱糜。
难弟难兄终若此,归唐归越又奚疑。
朱连卓李成何事,空为戎首自横尸。
苏骐骥墓碣铭序(为孙器之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五、《司马公文集》卷七五、《永乐大典》卷二四○四
苏氏之先,出自重黎
忿生周武王司寇,封于温,世为卿士,或谓之温子
春秋时,苏子为狄所灭,子孙以邑为氏,历世久远,散之四方。
洛阳者,秦、厉代以口辩显战国世。
杜陵者,建为汉名将,子武使匈奴中十九年,不屈节。
在武功者,绰仕宇文周,以明法令为某官;
子威隋文帝佐命功臣
至唐,瑰父子为贤相。
其章章尤著者也。
周衰,温为晋邑,汉属河内郡,隋以河内怀州
修武之族,不弃其故土,留怀州不去,公其后焉。
公讳某,字某
曾大父某、大父某,皆不仕,父某赠左司卫率。
公幼慷慨有远志,自力读书,不治家事。
宗族争笑,且怒之曰:「汝世农家,勤治耕桑以丰衣食,汝忽弃业为书生,穷馁无日矣」。
公曾不顾,为学益
早丧二亲,哀毁过礼,乡曲称之。
弱冠举三《传》科。
景德中契丹南侵,河北盗贼蜂起,公于是尽散家财,纠合乡曲子弟,结以信义,捍禦群寇,修武由是获全。
大将军某北征,公踵军门上谒。
延入,与语兵事,大悦,即奏偕行。
中山,会契丹围城甚急,用公之策,卒拒却之。
于是天子曰:「契丹犯塞,河北士子躬被甲胄,捍敌有功。
今天下贡举已毕,朕怜夫北方贤士大夫不得以时充贡,其皆召试赐第」。
公由是解褐,补符离
县多寇盗,吏卒单弱。
公奖训率厉,擒馘七十馀人,阖境清肃
改河清主簿,考满,吏民群诣转运使所请留,诏听更留,成资而去。
遂州录事参军
本道论荐,召对,擢为大理寺丞,知大名县事。
寻除通判州事
入朝,迁太子中舍
国家沿前世故事,分文武百官为二涂,其迁次任使,皆不相参涉
有愿相移易者,听之。
公素喜武事,加习边务,遂改供备库副使,知威胜军事。
继典岚、莫、石、凤、夔五州,皆著声绩。
官历东染院、洛苑二副使
其在夔州,兼夔梓两路兵马都监提举诸州巡检兵甲事。
久之,上表乞朝。
因言边防民政诸利害,称旨,迁右骐骥副使同提点湖南两浙刑狱公事。
年七十四,以庆历二年十月十三日终于长沙官舍。
公始虽以学术为文吏,而性好勇,有智略。
晚年寇苦边,诸将多败北无功,公闻之叹曰:「吾以布衣起家方伯,承两朝恩渥不可胜纪
家近赵、魏,粗习兵略,今狂虏骄嫚,侵扰疆埸,而吾老病,不得戈前驱,以报万一,岂非命也」!
然卒不得尽其志。
呜呼哀哉!
夫人张氏,先公即世。
子四人:师古,果州团练判官
师颜,卫州司法参军
梦臣获嘉县主簿
季子师说及孙孝先、曾孙叔元,皆三班借职
馀孙若干人,幼未官。
公之在荆湖也,梦臣三班奉职,以公高年多疾,求告省侍。
朝廷以武吏求省侍无故事,不许。
即乞改文职归省,方许之。
行及苑叶间,闻丧,因号泣,昼夜奔赴,凡七日行千三百里。
近世官远方而殁者,子孙多焚其柩,以烬归葬,相习为常,无讥诮者。
梦臣独奋曰:「为人子孙,忍行此,岂人心也哉」!
长沙数千里奉柩以归。
呜呼,其信知义而断不与俗流者夫!
古人称善人者,其身不耀。
必在子孙,岂信然邪。
某年月日,葬于某所先府君之兆,夫人张氏祔。
乡邑于公近,又久承公之知,故其于公之始终治行也,于佗人为悉。
其诸子以碣文为请,光何敢辞,谨铭(铭阙)
修职郎吕公墓志铭1186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止斋先生文集》卷四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越新昌之姓,石、吕、黄为大。
余尝馆黄度文叔家,得与石、吕二氏游。
其子弟多从予学,间至郭外所谓报慈庵者,则公父子所尝庐墓处也。
夹径,钜千百竿如拭,有泉琮然出两山谷间。
庵在泉上,前有大石立平地,可以相隐避为娱嬉。
石旁置亭,曲栏高下,缘以花卉。
公以诸儿,领客危坐,诵佛书,过午始出户。
余往来新昌三年,见之如一日。
盖公之皇考君讳蒙,尝葬其亲于社潭之原,去家三十里,茇舍墓下,久之不返。
公忧惧,即所葬皇考妣龙岩之麓,为是庵以悦安之。
皇考君终焉,凡蔬食四十年也。
皇考君卒,公以其丧合葬于是,而悲慕如其考。
僧有年七、八十岁,饭此庵,相顾感叹。
盖晚而后入郭内居。
公父子以孝慕称闾里。
皇考君坐逝,公享年七十四,亦寝疾五日,盥漱栉縰乃逝,淳熙乙巳二月十日也。
元之将以丙午十有二月某日葬公于郎柯之陈岩,其弟声之来乞铭。
铭未就,声之不胜悲。
余与武弟同郡徐钺、王自中、彭仲刚、徐谊、蔡幼学,皆以诗悼公
是岁天大寒,雨雪甚,声之扶服几千里,空返,既葬,益请不已。
事死如吕氏父子孙三世亦罕矣,宜为铭。
公讳琰,字德文,以子遇太上皇帝庆寿恩,复遇寿圣太上皇后庆寿恩,封修职郎
五子,长元之,连三举乡贡,进士奏官;
其第三,声之也,亦两举国子进士
某,某,某,咸克家。
二婿:吴敦智、王师望。
孙男女十四人。
公娶王氏,封孺人,赐冠帔。
公喜教子,孺人能成就公志,故诸子各有立。
孺人先公生一岁,后卒一岁,今同穴。
铭曰:
瞻彼庐矣,龙岩之原。
公昔在矣,谁无子孙?
瞻彼墓矣,陈岩之下。
公今亡矣,谁无父母?
东塘处士墓志铭1215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水心文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平阳陈岩,学能造微,为陈君举、徐子宜密授。
不幸早夭,二公哀伤,俾余记其藏。
时余自都返,缭出荆州,茇舍仓卒。
弟志崇,踪迹参讯,追及余西山,重戴拜伏。
又逼同婺、越两界,乃得以竁。
志崇词藻精丽,从余久,每语家人,细大辄噤不吐。
余窃怪,诘其故,则长忾泪落曰:「吾兄铭,而吾父踵逝,亦有意于子。
以吾未与士齿也,率三岁迟之。
迟六七而吾老,不堪士矣。
不敢怠,不敢请,即死,无以见吾父」。
嗟夫!
余文无用于地上矣,岂志崇姑欲慰其父兄于地下而然耶!
名瑾字国器,由左厢兵马使十世为石床里人。
床方三寻,平如琢,相传古有异人所为饮奕也。
君轩岸沈雄,言动未尝妄。
既苦志不酬,右书左琴以善娱乐。
其行常损己益物,种植甚远,积累而可称纪者众矣,然最著者在东塘。
初,县驿道东北皆行水中,漱淖垫没数十里,晨暝风雨,咫尺断还往。
北塘合一县之力,间乞丐大官,历年多,犹未备。
君独用一家力,栽石取底,东达之海,阅闰而成,坚悍可屐,甚潦不能淫。
人以为君德,更号曰东塘陈氏
余尝患世之富贵苟自肥,于民无毫发利益。
君虽贫贱,不为身计,特作此塘,利垂无穷,可尚已!
卒年七十。
夫人林氏,先九日卒。
林氏淑而知礼,事姑九十,白首尽敬,闺房咨以为法。
志崇弟曰德崇
二婿,曰林萃、邵持正。
既葬君于安仁山二十年,而孙男七人皆已长立,孙女三人,其二已嫁,而曾孙男女亦三人。
君尝以志崇得解恩与修职郎,然不足为君道,而君亦讳不肯当也。
故题其墓曰「东塘处士」,而铭之曰:
承于祖而未信,付以子而犹疑。
孙衍曾蕃,东塘岂欺!
嘉定八年十二月□日。
陈君墓志铭1189年6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八、《水心文集》卷一三、《隐居通议》卷一七、《永乐大典》卷三一五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平阳陈岩字仲石,自其成童,智之所开,师友问学而已。
年进志立,习通性明,服所知于家而宗族慕焉,信所行于里而乡党宾焉,意愈高,力愈下。
督责其身,不使一日纵于慢游也;
奉持其心,不使一思虑杂于邪妄也;
训于经,讲于礼者,必欲周于事,达于物,不计事之异同,时之先后也。
其可见者若此。
呜呼也!
父之钜子,弟之任兄,师之传人,出而从宦,国之修士也夫!
如木升而为材可抡,如玉琢而为器可缫藉也夫!
不幸年三十有五。
淳熙十五年十二月四日卒。
明年三月,葬于安仁
其弟崇致其父及师之请曰:「愿有铭」。
夫悲哀其志意之不及于成就,此师友之所以为君痛也!
道丧久矣,士不修其实职,而皆以必用为贵,偶不获用为憾,志意之卓,祗重累焉。
三代之时,道尝行矣。
彼家淑其道,人有其善,孰从而尽用之!
然则寿夭一也,用舍一也,君之自得以正其命,宜有人之所不及知者。
铭曰:
恤尔妇,抚尔子,父母之力止矣。
止而弗止,斯石纪之。